培養目標:培養具有扎實的臨床診療技能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,有一定醫學法律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,畢業后成為合格的臨床通科醫師,能從事各種臨床診療工作,也可從事醫學教學,醫學研究,醫學法律和衛生事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。
主要課程:人體解剖學,組織胚胎學,生理學,生物化學,微生物學與免疫學,病理學,藥理學,預防醫學,診斷學,內科學,外科學,婦產科學,兒科學,傳染病學等。
就業前景:該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專業。它致力于培養具備基礎醫學、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;能在醫療衛生單位、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、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。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,人類疾病的診斷、治療、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.具有對人類疾病的病因、發病機制作出分類鑒別的能力。學生畢業后除了到三甲、二甲等醫院就業以外,醫學類專業的同學還可以有很多不錯的發展方向。比如,基層醫療工作單位、健康管理中心、健康管理師、健康知識普及等等。從各國人均擁有醫生的數量來看,我國醫療人員的缺口是非常大的,尤其是基層偏遠地區。2015年3月,衛生部部長陳竺在談到醫療人才缺口時指出,“目前我國的全科醫生的人數遠遠不夠,到2020年爭取通過多種途徑培養30萬名全科醫生。”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,醫學類畢業生在基層勢必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目前,我國基層很多地方缺醫少藥,社區醫療中心條件改善沒有達到預期,正是需要專業人才大展拳腳的地方。
上一篇:農村醫學培養目標及就業前景